谈考试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发表于: 人已阅 咨询热线:010-88680603

“考试焦虑症”是考试中,学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面临着中考、高考这样的大考时,考试焦虑症就更为常见。近年来,由于过滥的或不切实际的考试要求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它所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越来越突显出来,因此本文想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

 

考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竞争。学生这个群体由于其特殊性,经常要遇到各种形式的考试竞争。参与考试者大多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参加考试就要承受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考试压力对于心智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较弱,而耐受挫折的能力又低于成年人的中学生来说,就显得更为沉重。产生考试焦虑的学生往往把考试当作某种威胁,他们会因对考试要求与结果无法准确预测和把握,而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应试能力,面对着试卷犹如面临着不测之渊,因此普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加之,来自于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种种压力,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学生常常会出现临场失态的情况,有的学生因紧张发挥不出应有的正常水平,严重的会引发负面的心理应激反应,甚至发生晕场现象,使平时学习优秀的学生,遭受重创,甚至痛失某种良机,中高考时与名校失之交臂。

 

这都是因为考试情绪过于紧张,对人体产生的抑制作用和消极影响,使人的身心失衡,处于不正常的状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行为紊乱,思维、记忆、动作反应的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的结果。所以这种过度的应激反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我们认为产生这种考试中的过激反应,既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也是外部的客观因素影响的结果。下面就针对这两大类因素进行分析,分别提出解决的对策。

 

第一、它与应试者的自我认知评价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必须承认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青少年正处于好胜心强的年龄段,常会进行盲目的攀比而不顾自身的条件、能力,把考试期望值定位在大大超出自身能适应并承受的较高水平线上。其实这无形中就给自己压上了没有必要的心理负担。教学实践和理论均证明:当应试者的动机水平偏高时,其对考试的期望值就增大,考试焦虑感就越发突出,心理调整能力不健全者在考试中的能力发挥往往因之失常。因此:

 

1、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正确引导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评价能力做出实事求是的定位,每次考试,客观地提出符合自身状况的期望值,克服定位过高的现象。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就会在平常教学和考前,认真分析有关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门类学科的知识、能力的掌握、运用的实况,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过分注重某次考试的一时得失。考后,注意全面、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用有关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处在循序渐进的进步中就是可喜的,使之认识到一时出现某种失误是正常的,是可以宽容的,但要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失误的原因,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使之明确,只有真正掌握了这种自我检测评价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我想在这种科学的、符合学生身心规律的引导下,学生的定位过高、考试紧张的倾向,就一定会慢慢地得到纠偏,就能使之在往后的学习、考试中,逐步回归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上来,对考试也就不会那么紧张、恐惧了。

 

2、老师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可以在考前准备好,在担心考不好的念头出现时进行自我暗示。如:“这次考试我比其他同学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我一定能考好!”“高考状元进考场都会紧张,可见我的紧张是正常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一定会成功”……这种种正面的心理上的暗示,只要有针对性,就极易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紧张情绪较易得到缓解。

 

3、如果自我暗示还压制不了紧张情绪时,还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即认识到因过分紧张而压抑了正常的思维时,反正硬撑下去也无益,就干脆暂时撇开试卷,回忆发生过的某件很愉快、很好玩或很得意的事,想得越具体、越生动、越形象就越好。这种注意力转移可以在几分钟内有效松弛紧绷的神经。但要注意,回忆时一定不要被其他念头所干扰,也不要去回忆不愉快,甚至令人紧张、害怕的事,更不要受面前的试卷的干扰。

4、还可以学会呼吸松弛。即在紧张时,进行大口的深呼吸,感觉气体吸入到腹部,然后慢慢把气呼出,越慢,松弛的效果越好。这种呼吸松弛的训练,可在考前进行全班的集训,让大家找到感觉。在紧张时往往也可以取得较为令人满意的结果。

 

以上这些方法,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过并被证明了的,它对于克服学生考场焦虑症颇为实用,效果较好。建立了正确的考试期望值,又学会了缓解考场紧张的实用方法,学生就能从容地笑对考试了。

 

第二、外部因素的影响对应试者的焦虑水平的高低起了至关重要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面临的升学、就业形势又格外严峻,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随之增高,提出的期望值大大超过子女的实际能力和社会要求,例如有些家长要求子女能成为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三教九流无所不知的多面能手,成绩能永远名列班级甚至年段前茅。在家庭的这种高压态势的影响下,学生因自身能力和精力限制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在考试中产生忧虑、紧张、厌烦、失望等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其次,由于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日渐提高,学校常陷于素质教育往往敌不过应试教育的痛苦怪圈中,片面追求升学率、高分率,给老师和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的转嫁使学生们终日陷于考试的焦虑中而不能自拔。

 

再者,社会对学校、学生的评价也出现了一些偏颇的现象。社会评价学校常以升学率、高分率为准绳;在升学与招工中,对学生和就业者以分数与文凭作为评价标准的现象比比皆是。这都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考试带来无可言喻的精神压力。因此,这就需要全社会对学校、学生的理解、宽容与配合。

 

作为家长,应能理解分数、文凭不是准确测定孩子能力的唯一客观标准。根据近年来,教改的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家长们应该知道某次考试的“得”,有时未必是可喜的,可能内里隐藏着某种严重缺陷,以至于让表象迷惑住了人,使人盲目的沾沾自喜;而某场考试中的“失”,可能暴露出了真正的要害,只要学生能在考后认识到,找到解决的方向与办法,则可能预示着更大的飞跃。家长们应懂得平时成绩好的学生,一般不会一落千丈,否则就必有原因,尤其要注意孩子心理耐受力、临场应变的能力方面的原因。只有引导孩子找出失误的症结,总结出经验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才是最重要的。既不以一时得失论成败,也不因之而给孩子施压,才可能缓解孩子的心理负担。没有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又帮助子女适时总结,并给以适当鼓励,才可能激励孩子更快进步。“风物长宜放眼量”,实在是现代家长所必需的一种气度和要求。

 

作为学校,应把眼光牢牢锁定在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上,只有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就不愁平日里实实在在的耕耘在关键的时候(如中、高考)不会结出硕果来。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也告诫我们:考,绝不能代替教,只有在认真教上下功夫,才能培育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来,只有在严而有度的教与考相互作用下,才能使你的学生既会学又会考,成为身心健康的人才。千万不要受社会某种潮流所左右,以考压学生,那样学生在沉重的心理重负下,既学不好,又不会考,事倍而功半矣。

 

作为社会的方方面面更要自觉意识到,成绩与文凭并不意味着学生全部的能力,两者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关键是学生的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是否具备了?你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具体是什么?实践中常出现成绩好,而因心理负担过重,出现人格偏颇的人才的教训,这种面上光彩照人的人才未必是社会或你的行业所必需的。为了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真正提高,人人都从自己做起,请给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宽松的社会氛围吧!在培养成绩优秀、心智健康、能力卓著的人才问题上,你是否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呢?

 

说了这么多,并不意味着不要考试,学生考试时不要紧张。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充分认识到我们提倡的是应试者对待学习与考试应持有适度的紧张感。(对学习和考试无所谓者,一般不产生应激反应,当然就很难谈得上紧张,也谈不上取得好成绩了)当考试的动机较强时(不是过强),可以使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思维兴奋,使之在考试中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和能力。因为适度的紧张比松弛状态更能激发人的智慧,加快大脑的高速运转,使思维亢进,反映速度加快,动作更加灵敏,充分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常言道:"急中生智"讲的就是这种应激反应的正面效用。实践证明,这种适度的紧张感一旦考试结束,人的身体和大脑就会较快恢复常态,因此不仅不会对人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值得提倡。所以创造适度紧张的学习与考试氛围,是必需的,也是需要你的艺术性的创造、把握和科学的引导。

 

但愿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学生都能有坦然地笑对考试的心态,在考试中发挥出全部聪明的才智。这是你我都希望的!

—— 咨询师简介 ——
所属分类:
中高考
相关文章
推荐咨询师
| 更多
李红
李红
费用500元/节/50分钟
刘菁
刘菁
费用
李津廷
李津廷
费用600元/节/50分钟
于鹏
于鹏
费用500元/节/50分钟
曹楠
曹楠
费用800元/50分钟
张幸勤
张幸勤
费用800元/50分钟
万秀敏
万秀敏
费用1000元/节/50分钟
吴玉婷
吴玉婷
费用400元/节/50分钟
白俊爽
白俊爽
费用600元/节/50分钟
张娟
张娟
费用1000元/节/50分钟
12
心理专业积淀
20000+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服务全国及海外
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10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50+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