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痴迷网络游戏 这位心理医生妈妈的做法值得称赞!

发表于: 人已阅 咨询热线:010-88680603

亲爱的父母,春节假期你最担心什么?是「节日期间胖了三斤」还是「假期太短,计划太多」?我相信很多家长最担心的不是以上两件事,而是“孩子沉迷于手机游戏,成为低头人”。

当你担心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失落”?为什么手机游戏这么有吸引力?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但是涉及到孩子教育的专业问题。

据《广州日报》,某心理医生的妈妈也遇到了儿子爱手机游戏的问题。“敌人还有五秒钟到达战场……”现在,这个源于《王者荣耀》的游戏术语,41岁的心理学家王小丽很容易就能使用。她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十几年,经手过大量沉迷游戏的青少年。她以为自己已经知道如何治疗游戏成瘾了。然而,她最近发现,她10岁的孩子迷上了这个游戏。为了了解游戏的吸引力,母亲自己也开始成为“同伴”,并试图找到防止上瘾的方法。

孩子痴迷网络游戏 这位心理医生妈妈的做法值得称赞!

心理医生是怎么发现的?她是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解毒”手游的?也许这些经历对你的孩子有用!

01

心理医生妈妈“解毒”爆款手游

妈妈深度陪玩王者荣耀

“有什么好玩的,我就去试试。”一开始,作为一名心理医生,王小丽只是在想,自己10岁的儿子什么时候开始天天说《王者荣耀》了。“打野!”“补刀!”“小心偷袭!”听着这些莫名其妙的游戏术语,她几乎失去了理智,刚开始不久就被杀了,但没想到得到了儿子的“白眼睛”。”这激起了王小丽的挑战欲望。她收起母亲的架子,让儿子再教她一遍。渐渐地,她发现这个游戏确实有自己的魅力。

在她看来,所有的网游都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话题,依靠微信和QQ的《王者荣耀》在社交渠道上占据主动。“这两个平台的用户非常多。即使是成年人,大家都会聚在一起。不能一个人玩,就不参与,成为不必要的旁观者。”

培养儿子遵守游戏时间

王小丽说,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和他的同龄人一样,他孩子周围的很多同学都玩《王者荣耀》。“所以孩子经常想玩游戏,这是家长可以理解的。”为此,她专门为孩子们设置了一套玩游戏的管理措施。——.孩子们的表演点被用来交换游戏时间。

儿子还小,不买手机。父母规定儿子每周五玩1小时,每周六玩3小时,上课从不玩。"这些属于每周基准游戏时间."这些时间取决于儿子表现的变化。比如周五做不完作业,周六打游戏的时间也会相应减少。

王小丽说,要培养儿子尊重规则,就要学会自己选择。“比如这次期末考试,我说如果有3门95分以上的科目,暑假每天的游戏时间就自己安排。”她说让儿子自己安排,就是让儿子自己做选择。如果他能做他该做的事(学习),他可以选择他想做的事(玩耍)。结果这次期末考试只有2科达到95分。“所以他别无选择。我会规定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明确还是接受的。”

父母要以身作则严律己

王小丽说,其实孩子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会不会沉迷,要看父母的教育。她承认,父母在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陪孩子玩更有效,不玩的时候以身作则更有效。

她说她有信心防止孩子上瘾。“现在他也知道,他必须完成自己的职责,才能在业余时间玩游戏。”她说,即使事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这种成就感在一些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能是很少见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看到成绩平平,在学校没有特色的孩子,往往会沉迷于游戏。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很难体验到现实社会中的自我成就感,他们往往可以在游戏中弥补这一部分。但这种补偿背后有各种成本。

孩子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剂

归属感主要是指当前游戏的一种社会属性,可以帮助你和一群认同一件事情的人在一起。比如很多年前,《魔兽》很流行的时候,《魔兽》的很多部落,或者说《魔兽》的很多玩家群体,帮助很多“宅男”建立了一些线下友谊。所以,如你所见,在很多情况下,这种现实和线下的东西都会熬过去。

他们中的一些人,平时可能在社交上有困难,但在游戏中可能能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虚拟联系。这种虚拟联系至少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剂。同时,有一大群人因为玩游戏而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属性是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所以在青春期获得同伴的认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过程。

所以当一个班的大多数人在谈论一个游戏的时候,这种同龄人的压力和对同龄人认可的渴望很容易驱使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做出这样的选择。

孩子在游戏中释放现实中压抑的攻击性

孩子通过游戏,包括家庭和学校,释放出很多对社会的不满。

如果你看到一些孩子,他在游戏里给自己起了一个很强势或者很霸气的外号,但其实他在生活中是一个很温柔甚至很软弱的人。还有一些孩子,我知道他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会假设自己要打的敌人是身边讨厌的人。——可能是欺负他的同学,也可能是对他有特殊控制力的家长。

所以你可以看到,对这个现实的不满,包括进攻部分,在这个游戏里也是很强烈的。

游戏是一种低成本的自娱自乐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很多钱。很多时候游戏都在钱的部分,进入门槛很低。这也是一个很吸引孩子的点。我不需要向父母要太多的钱,这样我就可以让自己开心。

03

如何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游戏上瘾

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学习、社交、身体状况如何

什么是社会功能受损?一个孩子玩游戏,学习还是很好的,社交功能还是很好的,包括身体机能。他仍然按时锻炼、吃饭和睡觉。那这种情况就不用太担心了。

如果一个孩子玩游戏,即使看起来玩的游戏多,但是功能性没有被破坏太多,家长暂时也不能太担心。

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和家长、同学、老师之间关系如何

玩游戏后观察孩子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很重要。这种人际关系主要是指他和父母的关系,他和同学的关系,他和老师的关系。

也许有些孩子的功能没有被破坏,但是你会发现他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他开始变得很暴躁易怒,或者开始变得很急躁特别叛逆,但这些都是青春期本身的一些特点。但是也要区分这些是游戏带来的还是因为他自己青春期的特点。

如果围绕游戏本身有很多冲突,说明某种程度上游戏已经成为家庭或其他关系中紧张和冲突的载体。这是检验这些关系的时候了。

是否发展了不良癖好——是否熬夜、大量购买游戏装备

例如,一些孩子因为玩游戏而开始熬夜,这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还是有的孩子,他因为玩游戏养成了偷钱买设备的习惯。这些不正之风的出现,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作息或性情突变——是否早上起不来、不吃饭、讲话烦躁

比如孩子是早上起不来,完全不吃东西,包括性情大变,说话不耐烦,还是把自己裹起来,以非常沉默的状态回应。这些是需要注意的状态。

04

防止孩子沉迷游戏,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当孩子开始沉迷游戏的时候,家长首先需要“闭门反思”

有时候游戏本身就是“替罪羊”,反映了亲子关系中的一些“问题”。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关系中承担的东西在虚拟世界中是如何得到满足的。所以,当父母在思考自己该怎么做的时候,第一点就是关起门来反思,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存在一些压力或者情况。

这里要强调的不是说孩子玩游戏要反思。这个语境是指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或者沉迷于游戏的时候,父母应该思考一些事情。如果孩子只是玩玩,但没有达到刚才提到的成瘾性标准,家长也不用太担心。

家长要抓住孩子对“够酷”的需求

建议家长适当了解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一些背景。

因为青春期有一个很典型的心态,就是要做一些和父母老师不一样的事情,不被允许的事情就够爽了吧?

换句话说,从稍微狡猾的角度来看,如果父母和老师做得很好,孩子可能会觉得没兴趣。他认为这还不够酷。好像连我爸妈做的事都让我觉得无聊。所以,当一个家长对游戏采取中立、温和的态度,而不是把他当成敌人时,有些孩子会自动觉得是这样的。

但如果你说你对孩子很认真,可能会适得其反。相反,他好像找到了一只青春期叛逆的手,开始执着于游戏。

所以最好了解游戏行业的发展和年轻人的背景。包括如何帮助孩子选择一些相对合适的游戏。其实网游的种类很多,这个网络上可能有上百万的游戏。有的游戏很聪明,有的除了宣扬暴力和爱情,为了装备骗钱,实在不行。

怎么帮助孩子去鉴别这些游戏,也是父母去做的一个功课。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在玩游戏这件事上,要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权利,然后把监督执行的职能留给自己。这意味着有些孩子玩游戏,家长难免会担心孩子上瘾。我觉得与其把心事放在心里,不如坐下来和孩子好好聊聊。

和孩子聊天的态度可以是:我不会反对你玩游戏,但我希望你能制定一个规则,以便更好地自我管理。也就是说,让孩子告诉自己怎么玩游戏。

比如有的孩子说我每天做完作业可以玩半个小时,有的孩子说我每天睡觉前可以玩20分钟。但是,这个规则需要孩子自己制定。否则他会成为父母的高压政策。自我管理的感觉就是给孩子一种自我效能感和自律感。这个自由度不一样。

监督执行也是家长需要看到的边界。也就是在制定这些规则的时候,从头到尾的监督执行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这意味着网上有很多学者或者文章在讨论游戏为什么会上瘾,或者设计游戏时有哪些吸引人的元素。

家长和孩子可以讨论这些内容。相当于解剖了游戏的过程,也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游戏背后的东西。也许,

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公司,都在从事游戏管理。比如员工不再需要考勤机打卡,而是使用积分或者玩那样的游戏。

然后,父母可以在一个家庭中学习这种游戏化思维。比如,当一个孩子想要他取得一些学习成绩的时候,你如何通过一个游戏化的设定,让他感受到更多的成就感,或者你的交往过程中是否有一些游戏化的元素,以至于即使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依然认为你是一个有趣的人。

当孩子游戏成瘾时,请正确对待Ta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孩子沉迷于游戏,如果有必要,询问专业人士,如家庭治疗师或个人顾问。

玩游戏不一定是归因,可能是结果。它反映了这个家庭需要处理的一些感受和动机。因此,及时寻求帮助对孩子和整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咨询师简介 ——
所属分类:
网瘾
相关文章
推荐咨询师
| 更多
李红
李红
费用500元/节/50分钟
刘菁
刘菁
费用
李津廷
李津廷
费用600元/节/50分钟
于鹏
于鹏
费用500元/节/50分钟
曹楠
曹楠
费用800元/50分钟
张幸勤
张幸勤
费用800元/50分钟
万秀敏
万秀敏
费用1000元/节/50分钟
吴玉婷
吴玉婷
费用400元/节/50分钟
白俊爽
白俊爽
费用600元/节/50分钟
张娟
张娟
费用1000元/节/50分钟
12
心理专业积淀
20000+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服务全国及海外
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10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50+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