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自我,走出“职业困惑”

发表于: 人已阅 咨询热线:010-88680603

    毕业时,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几年后,同学之间有了一定的差距。同学聚会,提供了一个横向比较的机会,也激发了对自我的审视。这本是一件好事情,但许多人往往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及不成熟的行为模式,沉浸在抱怨、焦虑、犹豫、无奈等各种情绪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时矫正这些错误的认识及不成熟行为模式,就不能摆脱不良情绪对自己的持续伤害。那么,如何走出“当局者迷”的状态呢?从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黄建军大夫的分析中您或许会找到答案。  
三十岁的迷茫
  阿健,男,29岁,公务员:“三十而立”我不敢听,因为羞愧。马上就30岁的我还没有成家,银行里没有多少存款,工作与五年前一个样,什么都没有“立”起来。大学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在国务院下属的一个机构工作。羡慕我的人很多,我的感觉也很好。公务员在社会上地位比较高,收入稳定,还有各种福利,我没有理由不感觉良好。每当听到别人诉说跳槽的苦恼,我就暗自为自己的工作得意。
  如果不是因为相恋多年的女朋友离我而去,我还陶醉在这种光环里。女朋友的理由是,她需要见解深刻的男友帮助她的工作,但五年如一日的工作内容早已使我的大脑懒惰了,平庸了。她不愿意斯文扫地去挤公交车,她要买私家车,但我的薪水太微薄,解决不了问题,最重要的是她看不到我被提职的希望。
  女朋友的离去给我极大的打击,我开始想跳槽的事。但五年间,我除了写些不断重复的工作汇报之类的东西,别无建树。英语早扔了,哪家公司愿意雇我呢?

 

点评:五年间,阿健的职业没有改变,收入的稳定性没有改变,福利的多样性也没有改变,惟独改变的是阿健的心情。由最初的自我感觉很好到现在的羞愧和彷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刚工作时,因为很多人羡慕他的职业,自我感觉也很好;五年后,女朋友不满意他的状态,阿健自我的感觉也很差。也就是说,“他人认可我,我就认可我,他人否定我,我就否定我”。这是一种不成熟、有害健康的自我价值观。
  古语说“三十而立”,不仅仅指成家立业,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自立,如果阿健在心理上立起来,那么“和谁成家,立什么样的业”就会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渴望激情
  笑嫣,女,28岁,某网站编辑:人就是这样,随着经历的增多,你会听见心里越来越清晰的声音,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五年间,我换了四家公司,换了三座城市。现在,我只想要一份给我激情、快乐和挑战的工作,它的薪水可以不优厚。
  公司换了不少,但我一直做网络编辑。刚开始,我在一家小网站做编辑,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天天挂在网上乐不思蜀。干了不到半年,我就厌倦了这种不停地复制、粘贴,没有创造性的工作流程,于是辞职走人。
  我的朋友在另一座城市一家挺有名气的网站工作,当时那个网站正在招聘,他力邀我过去,我喜欢有变化的生活,于是就去了。干了一年多,我和他一起辞职了,而且我俩发誓再也不在网站干了,要换个行业。我们一起参加各种人才交流会,三天两头去面试,结果一无所获。工作可以没有,房租却不得不交,人也得吃饭,无奈之下,我们只好重操旧业。
  去年,我又辞职了。来到了北京,好几个月都没有找到工作,最后只得还是应聘在一家网站做编辑。盯了五年电脑屏幕,我的眼镜加深了300多度,眼药水从来就没停过,我做梦都想辞掉这份工作。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选择了一个行业,你就像坐在一条顺水漂流的船上,你没有舵,也没有机会下船,只能听任船把你带到某一个地方,我讨厌被控制的感觉。


  点评: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反映了一种常见的“循环型”就业模式。即:在同一个职业上,因不满意而不断地辞职和求职,却又不断地选择原来的职业。把自己的处境形容为:“坐在一条顺水漂流的船上,没有舵,也没有机会下船”,是一种被控制的感觉。
  分析一下这种就业模式循环的动力,主人公择业时有两种客观力量,一是优势力量:从事网络编辑的经验,在循环中,永远存在且持续增强;二是劣势力量:缺乏从事其他职业的经验和技术,在循环中,也是永远存在且持续增强的。这两种力量交织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让主人公产生了被控制感。
  认清楚了“循环型”就业模式的循环动力,如何打破这种循环,想必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原来的职业上取得不断进步,还是弥补自己的劣势,另辟蹊径,取决于主人公自己的选择。这种自我分析、做出选择和努力的过程,不是充满激情和挑战的事情吗?是不是快乐的,也只有主人公自己体会了。

  温水中的青蛙
    欧阳烨,男,28岁,科室负责人:和我同年进公司的同事中,不少人在第二年就跳槽走了。公司是国有企业,受领导重用,工作比较清闲,薪水不错,福利也很好,我舍不得放弃。后来,我结婚了,分到了房子。第三年有个不错的机会,但被我轻易地放弃了。第四年我想走,公司说,人可以走,但房子必须退还。我犹豫了。房子虽说不大,但毕竟是自己的,而且相当长时间内不用想买房子的事情,这对工作没几年的我来说至关重要。权衡再三,我打消了走人的念头。
  今年,妻子怀孕了,想到养孩子的花销,我不敢再想辞职的事了。算了,就在公司干吧,虽说公司整天上演着同事间的勾心斗角,个人发挥的空间也很小,但薪水还是能稳稳当当地拿到。就在这个时候,公司的领导放出话,说我不安心工作,不可重用。
  于是,和我同资历、工作能力逊于我的人纷纷被提拔了,我还在原来的职位上。记得有一个实验:如果把青蛙放进滚烫的开水里,青蛙会一下子蹦出来逃命;如果把青蛙放进适温的水里,然后把水慢慢加温,舒适中的青蛙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沸水烫死。回想五年的工作经历,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温水中的青蛙。


  点评:主人公的工作经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刚参加工作时,因为留恋单位的清闲和高福利不愿走,到后来受自身和外部的种种因素的牵制又脱不开身,于是,抱怨和苦恼积在心中,令人窒息。欧阳烨把自己形容为温水里的青蛙,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反映了他焦虑、恐惧和无奈的心理状态。
  但他没有注意到,人和青蛙还是不同的。从主人公的经历来看,水温是他自己加上去的,而他却不知道。这里有两条线:一是主人公由开始舍不得放弃单位到中途想走,再到后来不想走;二是公司对主人公由开始的重用到后来的不重用。这两条线之间没有联系吗?很明显,主人公中途想辞职的做法无疑使自己所处的水温升高了。明白了人与青蛙的不同,自然也就会把水温控制在自己喜欢的温度。是否选择被温水烫死,那是自己的事情了。

  学会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
  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  黄建军
  上述三个案例正好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工作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及相应的不成熟的行为模式。(1)消极被动型行为模式案例中的阿健,他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来自别人,没有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受别人的影响,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应增强自我意识。要知道,别人的观点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参考。被一个人否定,并不等于被所有的人否定,即便所有人都否定,也不能说明别人就一定对,而你就一定错。所以,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应该让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尽快地自立起来。(2)冲动型行为模式案例中的主人公笑嫣,一味追求变化,对工作不满意就辞职,认为只要辞职就可以找到一个更理想的工作,而在辞职之前,并没有深入考虑新职业的方向以及自己所具备的条件。所以,很容易陷入“循环性”求职模式中。具有这类行为模式的人在做出决定前,应该多做调查,多思考,以减少盲目性。(3)犹豫型行为模式案例中的主人公欧阳烨,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态度,一会儿想辞职,一会儿又想留下,这是一种犹豫型行为模式,也是不成熟的。结果是他始终不能扔掉思想包袱,同时给单位留下一个“不安心工作”的印象。他把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搞得非常紧张,把自己形容为:处在不断增加温度的水中。其实,他已经掌握了水温的调控权,下一步应该尝试着如何调控水温。
  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当你感到迷茫、困惑时,学着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看自己是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没有不成熟的行为模式,如果能经常这样反思调整自己,生活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本文由北京心理咨询http://huacan.net.cn/的作者提供

—— 咨询师简介 ——
所属分类:
职场人际
相关文章
推荐咨询师
| 更多
李红
李红
费用500元/节/50分钟
刘菁
刘菁
费用
李津廷
李津廷
费用600元/节/50分钟
于鹏
于鹏
费用500元/节/50分钟
曹楠
曹楠
费用800元/50分钟
张幸勤
张幸勤
费用800元/50分钟
万秀敏
万秀敏
费用1000元/节/50分钟
吴玉婷
吴玉婷
费用400元/节/50分钟
白俊爽
白俊爽
费用600元/节/50分钟
张娟
张娟
费用1000元/节/50分钟
12
心理专业积淀
20000+人次
心理咨询认同
服务全国及海外
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10000+来访者/年
信任选择
50+名心理从业者
专业细致的心理帮助